2022年11月20日来源: 北京青年报
18岁的大陆赠台大熊猫“团团”于11月19日13时48分停止心跳离世,园方将保留皮毛标本和骨骼标本,也会保留活体细胞。
癫痫发作频率变高
19日下午,台北市动物园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,“团团”19日凌晨1时5分、1时56分和3时54分癫痫再度发作,医疗照管团队虽为“团团”施打抗癫痫药物,但癫痫症状仍持续间歇性发生,在兽医师数度补强抗癫痫及镇定药物后,早上7时3分癫痫症状才暂歇。
医疗团队最终决定忍痛放手,让“团团”在麻醉沉睡中离开。当日13时48分,“团团”心跳停止。
动物园方面表示,之所以做出让“团团”在麻醉中沉睡的选择,是因为发现它的癫痫发作频率变得比较高,用药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。
从检查来看,红血球数变得比较少,出现了贫血的症状,肝功能的部分指标在用药后出现往上飙升的情况。“因为它无法正常进食,身体里的肌肉量也被消耗掉,即使勉强从抗癫痫药物或轻微镇定剂里面醒过来的时候,它也无法均衡地使用肌肉。”
动物园方面介绍,在“团团”最后的时光中,动物园曾为其做CT检查,“照CT前已对它实施了深度麻醉,当时决定如果CT照出来结果非常不好,那就考虑不要让它再醒过来了。CT的影像显示,它的病灶部分扩大了。这也是最终做出决定的原因。”
保留皮毛标本和骨骼标本
台北市动物园发言人在发布会上表示,未来会针对“团团”的个体做病理解剖,如果发现是遗传性疾病,就能提前注意“圆宝”和“圆仔”的状况。该发言人表示,会尽可能保留“团团”的全部皮毛和骨骼标本,“我们希望了解它的死因,病的来龙去脉,因此一定会做病理解剖,请专业的团队来做必要的协助。做完后也会尽可能保存它的皮毛和骨骼,并做成标本。当然也有新技术,就是活体细胞的保存,这个技术有一定的挑战性,希望可以把能保存的部分尽可能保存下来。”
据台北市动物园介绍,11月17日早上,保育员发现大熊猫“团团”精神欠佳,不愿移动,对食物提不起兴趣,连保育员呼唤它也没太大反应,于是开始加强对“团团”的行为观察。
当日16时41分,保育员看到大熊猫“团团”突发癫痫,于是立即通知兽医,兽医抵达后立即针对“团团”癫痫发作进行医疗,医疗照管团队同时和医疗顾问团及大陆专家取得线上联系。因“团团”在短时间内数次发作癫痫,医疗照管团队后续以输液的方式持续给药,待症状稳定下来后观察“团团”的情况,再适时调整治疗方式。
由于“团团”的情形尚未稳定,保育员及兽医彻夜留守,以严密监测“团团”的变化。“团团”17日19时33分之后未再发作癫痫症状,并且在镇定药物作用下入睡;18日早上自然醒来后曾尝试起身活动,但后肢仍使不上力。
大脑有局部液化坏死病变
另据新华社报道,8月中下旬,台北市动物园保育员发现“团团”行为与以往不同,食欲也不太好,嘴边曾出现白色泡沫。工作团队回放监视器影像,画面显示8月23日上午7时许,“团团”发生了3分钟疑似癫痫的症状。
兽医师进行初步临床检查,并邀请台大附设动物医院神经专科兽医师会诊,认为“团团”有必要接受脑部核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来厘清癫痫发生的原因,安排“团团”9月18日接受相关检查。
据台北市动物园介绍,9月18日上午,“团团”被送往台大附设动物医院进行脑部MRI检查。MRI影像显示,“团团”左大脑半球有局部液化坏死病变,右大脑半球亦可见类似病变,这可能是造成癫痫发作的原因。大陆赠台大熊猫“团团”和“圆圆”于2008年12月赴台,深受台湾民众喜爱,一直是台北市动物园的“明星”。“团团”“圆圆”分别在2013年和2020年顺利生产幼崽“圆仔”和“圆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