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02月02日来源: 海南日报
一个小时代,就只能诞生小电影。于是电影不再会关心人类的命运,只在乎每个人三米之内的幸福。
小清新文艺片一直是台湾电影在世人眼中惯有的标签,这部电影是去年为数不多在大陆上映的台湾电影,尽管在整体风格上也依然给人暖暖的清新感觉,但在骨子里却透着古怪精灵的邪气。
通俗桥段的大杂烩
大学新生思萤,来到一家名为“等一个人”的咖啡店打工。在这里,她结识了超酷的咖啡冲调师阿不思,无所事事却又心事重重的老板娘,完全不着调的学长阿拓以及每天都会坐在固定座位上,令她无比花痴的神秘帅哥。这部电影无法按照类型进行归类,一部带着青春、黑帮、搞笑,乃至于奇幻元素的都市爱情故事集,全然没有考虑逻辑上是否合理,大杂烩一般把所有通俗桥段都放在了一个锅里煮。
围绕着这家咖啡店,电影中一共有三段爱情线索。先是初怀春心的思萤和傻气单纯的阿拓,这是个有些荒唐的青春爱情故事。阿拓看着脑子不好使,却有着特异功能,喜欢思萤就会从她脑后变出一根香肠,若是思莹同样喜欢他,就会在头顶变出一碗热腾腾的豆花,这段从电影中段突然插入的奇幻元素,和原本电影小清新的氛围完全格格不入,令人大跌眼镜。最后当两个人终于在一起的时候,思莹顶着无中生有变出的烤香肠和豆花跳起了舞,简直能把观众雷得外焦里嫩,真是应了她在电影中说的那句话,千万不能放弃治疗。
而老板娘的爱情故事,则完全走了韩剧的路子。年少时彼此有好感,差点错过。适时出现的挡子弹,让两人捅破了窗户纸,原本准备一起开家咖啡馆,过上平淡的幸福生活,适时出现的车祸又使二人阴阳相隔,从此老板娘痴情不改,暗自伤怀。而男生化作天使一直守护在咖啡馆,为了解开老板娘心结,做足煽情之后变出翅膀飞走了。韩剧中惯用的狗血桥段,竟然一个也没少,看的观众也是醉了。
片中最出彩的一段,其实还是配角暴哥与金刀婶的爱情,他们主要负责耍宝逗乐。虽是江湖人士,扮相凶神恶煞,打起架来乱刀横飞,毫不含糊,其实却像过家家一般,非但没有血腥暴力的感觉,总会让人忍俊不禁。一句不合就任性地打了十六年冷战,但其实两个人彼此都放不下对方,当然最终冰释前嫌,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。
相比之下赖雅妍饰演的阿不思,则完全是个打酱油的。原本一心想给老板娘冲一杯“老板娘特调”,最后却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。唯一的高光是在结尾的彩蛋中,与时俱进的调侃了一下蔡卓妍扮演的包子小龙女。
小格局的电影制作
这部电影称不上是上乘之作。台湾电影倒是有过自己的辉煌时刻,曾经意气风发的台湾新电影运动,如今早已偃旗息鼓,不复当年的盛况,金马奖近几年也屡屡被大陆和香港电影攻陷。没有了侯孝贤的《悲情城市》,从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之中,映射出时代的荣辱变迁。也没有了杨德昌的《一一》,从简单平缓的日常故事之中,探照人性深处的秘密。这些曾经的台湾导演领军人物,尽管是用现实主义的视角讲述普通人的小日子,但格局却很大,秉承着严肃的人文主义追求,一度把台湾电影推向了世界电影艺术的聚光灯下。
但在如今的华语文化圈中,台湾电影极少有大制作、大场面、大视角以及大格局,近几年比较火的《海角七号》、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、《艋舺》,都带着浓郁的本土气息。而这部《等一个人咖啡》,虽然也有着温暖的故事氛围,却带着年轻人的玩世不恭,充斥着强烈的网络文化色彩。与其探究与台湾新电影运动之间的血脉联系,这部都市爱情喜剧,其实更多传承了周星驰的电影基因,充斥着大量无厘头的搞笑元素。从一开始不着调的校园传说,到穿着比基尼秀着腹肌出场的男主角,还有恶搞的黑道电影“屎就在心中”,说到底还是低俗了。在电影的最后,《功夫足球》中的铁头功大师兄甚至直接现身,赤裸裸印证着二者的关联。可惜这种低俗更多是为了让电影好看硬塞进去的,让整个电影风格显得很错乱,没有周星驰电影精妙的结构,从而实现大俗到大雅的主题升华。
这部电影中,展示了众多的台湾小吃,而且并不是作为宣传推广。更重要的是拿烤香肠、豆花还有海鲜炒面来象征爱情,而不是平常意义上的金珠玉石,也用不上男女主角的海誓山盟。村上春树曾经创立了小确幸这个词,意指那些微小而确定的幸福。因为群居在都市中的孤独个体,在钢筋水泥中谋生活,那些曾经美好的意境消失了。快节奏的生活,也不会有人空谈幸福二字,更不会奢望永远。快餐式的小爱情大行其道,爱人亲手做的面,调制的咖啡,只要有留给唇齿间片刻的温暖,就是所谓的小确幸,就已经令人很满足了。这恐怕也是当下台湾都市青年文化的一个缩影。
一个小时代,就只能诞生小电影。于是电影不再会关心人类的命运,只在乎每个人三米之内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