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28日来源: 北京市台联
10月26日,北京市台联在台湾会馆举办“台湾光复纪念日 两岸共筑家国情”——2025“国风润心·文化自信”在京台胞服务接待暨联谊庆祝活动,近200位在京台胞通过座谈交流、文艺汇演、文化体验等方式,重温台湾光复历史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,共叙两岸血脉亲情。
座谈交流:筑牢祖国完全统一信念
主办方在文艺汇演前,先行召开在京台胞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座谈会。台胞代表围坐一堂,深入学习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大会精神,并围绕国家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重大意义展开研讨、交流感想。
北京市台联会长白天亮表示:“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台湾人民有着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。在日本侵占台湾的50年中,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一道,共赴国难,共御外侮,最终迎来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。这段历史雄辩地证明:台湾的命运历来与祖国紧密相连。”她的发言引发了全场共鸣。
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健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深化学习宣传,凝聚思想共识,将台胞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纪念大会精神和中央对台决策部署上来;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服务发展大局,立足台胞优势推动两岸交流与融合发展;三是加强自身建设,提升台联组织的凝聚力,反映台胞诉求,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。
市台联党组书记袁海鹏表示,抗战胜利、台湾光复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,党和国家设立“台湾光复日”反映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。他期望在京台胞铭记抗战历史,以坚定自觉捍卫抗战成果;团结广大台胞,以民族大义筑牢爱国情怀;强化责任担当,以实际行动推动祖国统一。他还鼓励大家把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复兴大局,在本职岗位发光发热,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。
国风雅集汇演:歌舞诗乐里的家国深情

民乐合奏

诗朗诵

在京台胞合唱团献唱

太极剑

乐韵太极

京剧表演
座谈会后,“国风雅集汇演”温情开场。民乐合奏《茉莉花》《花好月圆》的旋律刚响起,台下台胞便不自觉跟着轻哼——熟悉的曲调中,既有江南水乡的温婉,也蕴含着台湾田野的清新,道尽对故乡风物的眷恋。
诗歌朗诵环节最为动人。当刘永福《离台诗》中“卷土重来未可知”的悲壮、林幼春《失题》的沉郁、丘逢甲《春愁》里“四百万人同一哭”的痛切被朗读者传递出来时,台下几位年长台胞悄悄红了眼眶,他们感慨道:“这些诗是先辈的心里话,更是台湾同胞爱国的铁证。”
在京台胞合唱团带来的《台湾小调》《我爱我的台湾》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歌声里满是对宝岛的思念,台下台胞齐声合唱,嘹亮的歌声传出院落,诉说着对祖国完全统一的期盼。
随后,太极剑表演者身姿舒展,剑光与古建相映成趣;京剧《卖水》《生死恨》的经典唱段与念白字正腔圆,台胞们纷纷拿出手机,记录下这浸润人心的时刻。
国风体验环节:亲手触摸文化根脉
“光看不够,得亲手试试才过瘾!”“国风体验,浸润人心”环节里,七大体验区挤满了台胞。青年台胞围在青花瓷画DIY桌前,用瓷片拼凑着不同的形状,不时向非遗老师请教“如何让线条更流畅”;女台胞们围坐在茶席旁,听茶艺师讲冲泡手法,轻嗅茶香、细品茶味,还交流着“家乡阿嬷泡茶的习惯”;台胞家庭专区里,孩子们在父母指导下粘贴螺钿碎片,稚嫩的小手虽不熟练,却格外认真;老台胞们则跟着老师拨弄古琴琴弦,或是随着口令练起八段锦,动作舒缓,神情专注。

品茗现场

篆香文化体验

螺钿制作

益智游戏

古琴体验

八段锦教学
“第一次用青花瓷片拼图,手心一直出汗,怕糟蹋了这老祖宗的手艺。”青年台胞陈灼捧着刚拼好的青花瓷片画笑言,“拼完突然懂了,这青花纹不是简单的图案,是我们文化的根,这就是‘文化自信’的感觉!”


袁海鹏书记与在京台胞家庭亲切互动
活动尾声,台胞们带着青花瓷片DIY画、螺钿胸针等“手作成果”陆续离场,还在三三两两地交流体验心得。此次活动以文化为桥,既回顾了台湾光复的峥嵘岁月,更让在京台胞在视听与动手的沉浸式体验中,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正如台胞们所说:“两岸同胞流着一样的血,守着一样的文化根,这样的活动,让‘家国情’变得看得见、摸得着,心里特别暖。”